边境开放后,走在台北街头随时可看到外国人,近期确诊数也仍稳定的下探,难道新冠肺炎真的已经流感化了吗?台大公卫学院今日在《新冠防疫科学园地》拿出各项数据探讨此议题,发现国际与台湾在 Omicron 流行之,有疫苗普及施打以及抗病毒药物之下,已将 COVID-19 死亡率控制与流感相近,逐渐达到「流感新冠肺炎」趋势。三岁生日文案朋友圈
太原安定医院:而有痰的患者,服用这类止咳药后,虽然能一时止住咳嗽,但会造成呼吸道中痰液滞留,阻塞呼吸道。体检防癌筛查要做什么防疫模式走向更多「自主性」台湾经过 BA.2、BA.5 两波感染大流行之后,国内约有 60 %族群是有免疫族群,是抵抗新型变种病毒株很重要的防火墙,年轻人走向无症状、轻症,但少部分年长者仍可能染疫衰弱死亡,但不可否认一切是走向流感化的趋势,面对新常态生活的适应。打肿脸充胖子是什么生肖尤其这週就面临国内九合一大选,台大公卫学系陈秀熙教授指出:「新常态仰赖民众自主防疫的落实,当日包含口罩、社交距离都能减少感染,避免未来新型变异株 XBB 及欧洲流行 BQ.1 发生大流行,防止流感化下仍造成衰弱族群因中重症死亡。
太原安定医院: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致死率」跟「死亡率」差异目前台湾中重症、死亡在各年龄层有下降趋势,但 COVID-19 真的走入「流感新冠肺炎」趋势吗?或许可以从「致死率」、「死亡率」进行判读,只是民众最常搞不清楚「致死率」跟「死亡率」的差异性。致死率:「感染确诊人数」除以「死亡人数」,指已经感染确诊新冠肺炎者,有多少人死亡的百分比,通常用来评估得到这个疾病后死亡的风险。死亡率:「族群人数」除以「死亡人数」,代表这个族群当中有多少人死亡。台大公卫林庭瑀博士指出:「过往在Delta、Alpha都会用此数据评估,但后来发现太多轻症、无症状的患者并没有通报,此数值会有失真的情况,进入Omicron 后更多时候都以死亡率作为比较。」英国新冠致死率与流感差不多上述数值的改变,除了病毒变异之外,同时也需要考量「疫苗接种」及「抗病毒药物」使用之下的差异,林庭瑀拿出英国真实数据来比较流感及新冠肺炎。英国研究从最一开始 2020 年 5 月 COVID 病例致死率最高达到 15 %,远大于流感致死率 0.1-0.2%,但进入Omicron 时期以后致死率明显下降到 0.35%,随着时间致死率再往下探到 0.14 %,林庭瑀庭言:「其实新冠致死率已经跟流感致死率差不多,达到流感化的趋势,也是依据这样数据英国也慢慢走向解封。」资料来源:新冠肺炎防疫科学园地而台湾在去年第一次去年遇到 Alpha 大流行时致死率最高一度到 7 %,但进入 BA.2、BA. 5以后致死率已控制在 0.3 左右,而台湾国内流感致死率比英国稍高落在0.34%,似乎也非常接近。但陈秀熙提醒:「每个国家流感致死率因为季节变化、流行情况、医疗能量不同,各国之间是很难做比较。」疫后更注重併发症、免疫力下降问题考量到「致死率」确实会受到通报数量的影响,林庭瑀进一步比较英国流感跟新冠的中重症及住院率差异,发现新冠住院率是略高于流感,但在重症率上则是非常接近,但从国际间与台湾在 Omicron 流行,因为有疫苗与抗病毒药物,已将 COVID-19 死亡率控制与流感相近,逐渐达到流感新冠肺炎趋势。病毒演化的特性虽走流感化,仍要注意 Omicron 很多都是感染合併症而产生死亡,包含免疫缺乏、其他严重共病族群,因为感染而死亡的人,大部分都是流感的特徵,因其病毒侵袭了衰弱族群,以及 Omicron 感染合併症死亡的趋势。目前台湾整体社区保护力,在 BA.2、BA.5 感染、次世代疫苗和第四季追加剂后,保护力大约有 61 %,但陈秀熙提醒:「新冠肺炎会逐渐趋向于流感,但仍不可忽视的是感染后所产生併发症、免疫力下降所产生死亡。」至于,COVID-19 是否会变成季节性疫苗,仍需要更多研究来支持,在抗病毒药物方面除了口服注射,还有单株抗体,这些都是未来研究所要探讨。1.参考资料:新冠肺炎防疫科学园地文、王芊淩/图、何宜庭延伸阅读确诊可以应考却不能投票?王必胜曝数据、关键世纪病毒「伊波拉」致命率50%、无疫苗!WHO吁各国準备应对 台湾需担心吗?美国死亡率 1 月中旬恐上升!日本确诊数激增 全球疫情一次看COVID-19/新冠肺炎真的流感化了吗?公卫专家拿数据剖析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