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心疗法 结合东方七情与西方心理学、精神医学所归纳出的情绪治疗方法,用心调养你的情绪温度! 作者:陈渊渝 出版社:晨星出版 责任编辑:孙珞轩推荐原因:以传统中医为经,以西方精神医学与现代心理治疗为纬,作者带领读者逐步认识七情,了解七情心疗法如何临床运用,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人格分析健康的家庭、人际、职场关係,从梦的生理与病理来释梦与梦诊。龟鹿补肾丸的功效与作用总是放屁的人注意了:在疫情当下,患者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而这更需要患者坚持每日按量用药,并随身携带缓解药物,备足足量的药物储备,注重规避哮喘诱发因素、做好疾病的自我监测与评估,如此才能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祛痘是什么意思
总是放屁的人注意了:霸王花南北杏煲猪肚:中医认为霸王花有清热润肺、除痰止咳、通肠利尿的功效,用以配南北杏煲猪肚更加强此功效,且老少皆宜。止血方法有几种
最后,一起解决现代人最困扰的压力问题,用养精、养气、养神来养身,以理想的情志流动来养心,达到真正养生的全人目标。
《黄帝内经》书中提到:「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一直以来,民众对中医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养生」,有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因此中医有许多教导民众的养生书籍,教导包括吃哪些「五色」食物可以养五脏,哪些药膳或自我保健穴位可以养生等方法,目的都是增强体内免疫功能的抗病能力,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达到预防疾病的目标及促使身体康复。 但在临床实务中,时常看到求诊个案吃了一堆中西药及营养食品,精神状态依然不好。当食补药补效果不佳时,就要想到「心补」。也就是说,与其一味的寻找神医以获得更好的神药或补品,不如先从精神层面去补养!另有句话说:「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心。」中医看待疾病是具备全人身心系统观的,一个专业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不会只有脚痛医脚,头痛医头,也不单只是看生理症状及五脏六腑之间的关联性,「上医」还会重视病人的精神层面,因为生理症状会影响心理情绪,而心理情绪变化也会产生生理症状。中医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变化是由脏腑机能活动而来,如果脏腑功能异常,不仅会改变人对外在刺激的感受, 也会影响情绪的表现,例如肝阳亢盛的患者,很容易因受到一点点刺激就发怒,这说明了脏腑与情绪的关係。一八八四年,美国哲学及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总是放屁的人注意了」曾发表一篇关于情绪的文章,文中观点认为,情绪体验主要是身体变化造成的,当时丹麦心理学家卡尔.兰格「总是放屁的人注意了」也发表了相似的理论,因此被称为「詹姆士—兰格理论」,主张当身体「总是放屁的人注意了」产生变化时,我们感受到的这些变化,就是情绪。 这些西方心理学家的想法跟中医理论相似,不过中医理论更重视系统以及整体观,将五种情绪活动与五种脏腑相对应而形成「脏象学说」,藉此说明人的情绪活动,以脏腑生理为基础,也就是心的对应情绪为喜,肝的对应情绪为怒,脾的对应情绪为思,肺的对应情绪为忧,肾的对应情绪为恐。思属脾土,脾土居中央主四方,所有的情绪都跟思有关联,但整体的情绪活动还是会受到心神,其实就是脑神所支配调节。中西结合心观点如何阐述身心疾病的成因?从「中西结合心观点」来阐述身心疾病的成因,可以运用现代精神医学强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对于身心疾病成因的探讨,其中生理致病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各种身体疾病「总是放屁的人注意了」等器质性病因,也可加入中医五脏六腑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评估生理上功能性的病因。心理社会因素可以运用现代心理学较完整的综合评估,心理因素包括:性格、人际关係、心理创伤史等,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成长背景、家庭支持功能、生活环境等。中医、西医或是心理学因为在理论基础的不同,所以在诊断上并没有统一的标準,只是在现代医疗中我们可以结合三个理论让我们评估身心疾患更为全方位,对于一个身心病人需要经过完整精神状态评估后,才能清楚致病因子并订立明确的治疗方向。若是生理因素影响较重,宜先考虑生理层面的药物治疗,因为生理层面影响较剧的身心疾病,例如严重的思觉失调症及躁症发作期,单靠心理治疗、中医药治疗或社会环境调整是不容易治癒的,且病情拖延对病人的脑功能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建议以西方精神医学实证治疗为主,中医及心理治疗为辅;然而有些较轻微的心理疾患,例如焦虑症,心身症等,则可以考虑中医或心理治疗为主,西医药为辅。什么是七情心疗法?七情心疗法其实是结合了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理论、西方精神医学、动力取向精神医学、近代心理治疗「总是放屁的人注意了」、萨提尔家族治疗与华无式家族治疗理念的一种中西医结合心理取向的治疗法。主要理念认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情志调节能力一定很好,情志调节能力的学习,与童年时期的成长经验息息相关。同样的,在心理治疗中,个案也是需要从与治疗师的互动中,学习到这个能力。七情心疗法结合过往中医常用的心理治疗及部分现代的心理学知识,整理归纳成现代七情治疗的技巧,包括:抒情顺心法:从好的倾听、同理心的运用及给予适当宣洩情绪来帮助求助的个案。暗示情志法:运用暗示、间接与含蓄的方法,对求助个案的心理与行为施加影响。以理遣情法:情感与认知息息相关,找出产生不适情感的底层认知,并藉由认知调整来改变情绪感受。心智化情法:在与治疗师互动中,学习到如何更精準理解,自身与他人情绪认知与行为的能力。移情调志法:如何藉由转移注意力,焦点转到有助情绪的行为,进一步调整认知的想法。定情安神法:会谈中适时提供肯定、鼓励、讚美,适度满足个案的理想化及镜映的需求。 以情胜情法:根据五行相剋的理论,利用一种或多种情绪,去调节或克服另外一种或一组不良情绪的方法。中西结合心取向医疗强调「精气神调养身、情志调节养心」的观念, 无论中医、西医与心理学,目的都是为了助人,应该互相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也互补彼此的不足,运用不同的方式,让人避免从健康走向亚健康及疾病的程度。不管你是处在什么角色,都要先好好照顾自己,唯有自己的精气神充足,以及具备良好的情志调节的能力,了解自己情志背后的缘由,例如自己会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出现怒、喜、恩、悲、恐等情绪,出现这些情绪的底层想法及意念、自己惯用的应对模式及限制,学习智慧因应,将阴性情志面调节成阳性情志面,这样不仅仅能全方位的保养自己的身心,还能创造良好的家庭与人际职场的关係。整理/孙珞轩、图/巫俊郡延伸阅读心情不好可以看中医吗? 3 种不同忧郁证型 中药调理也能开心!你有「新冠压力症候群」吗?中医盘点缓解焦虑 4 方法一到秋冬就感伤!季节性忧郁中医有解方,用补阳气助暖手脚、抗忧郁结合中西医观点理解情绪问题!藉由「七情心疗法」养身又养心。